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  
声乐的学习与训练 8  9
作者:佚名  文章来源:不详  点击数  更新时间:2006/5/5 0:00:07  文章录入:xujingchen  责任编辑:admin

声乐资料摘抄选编 (8) 打开喉咙、喉头稳定

五、打开喉咙、喉头稳定

(编者的话)这部分内容是声乐学习的重要内容。对有些人来说也是最困难的部分。

“打开喉咙、喉头稳定”,从我摘抄的这些论述来看,也没什么不好懂的。“吸气”、“闻花”、“打哈欠”、“微笑”等人人都会做的动作,怎么用在歌唱中就不会了呢?看来还是个习惯问题,有人已经在自己的歌唱实践中养成了一些习惯,而这些习惯又正好和歌唱的要求相反,比如喉头往上跑的问题,捏着嗓子唱的问题,在中声区爱用真声、用大嗓门唱,不会使用混声的问题,这些跟歌唱的要求相反的习惯,改起来确实是比较困难。但是,必须改。必须下决心改。否则,……

5-1、不论是谁,吸气的感觉都是相同的,在正常的“吸气”状态下,喉头位置也就是歌唱时的正确喉头位置,吸气时的喉咙打开状态,也就是歌唱时的喉咙状态。

“吸气”提法总的要求是:怎么吸气就怎么唱,吸到哪就从那唱,在吸的过程中唱,唱的过程中要保持吸的状态,每个字都要吸着唱,唱高音和唱低音都要保持吸的状态,也就是歌唱中的喉咙状态。(金铁林:《民族声乐的学习和训练》)

5-2、任何共鸣腔体只有在打开的状态下才能产生共鸣,而腔体的打开是随着吸气而来,要通过反复练习,将其转变为出气时的状态。(幼儿师范学校教科书[试用本]《唱歌》1页)

5-3、每当提到打开喉咙,人们都会想起贝基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,即要求“歌唱时要把喉结始终保持在最下面”。

按着目前很多人的理解,认为所谓打开喉咙就是要求在歌唱时不要将喉咙捏紧,更不要把舌根缩到后面将喉咙堵住,因此给人的感觉是:所谓打开喉咙就是在歌唱时要努力使喉咙向四周,即自里向外扩张。我认为这些都是正确的。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力量,就是使喉咙向下拉的力量。这种力量在打开喉咙的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。只有加强这种力量才能使喉咙在歌唱中保持在最下面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所谓打开喉咙,主要是向下拉开喉咙。(田玉斌:《谈美声歌唱艺术》54页)

5-4、打开喉咙,声音入面罩共鸣处,横膈膜有力量,控制住气息的供应。这三者必须联系起来,共同配合好。唱高音时,一方面位置往上,达到面罩共鸣焦点,而另一方面,又要有人体往下坐的感觉,感到一种力量向下往胸腔一直到横膈膜处。(贝基:《讲学记录》90页)

5-5、我刚才使劲叫你别将嘴竖着张大,因为你的嘴在外形上张大时,喉咙里面正相反,开的小,……如果喉咙里面打开,就不会发出那种呃呃的摇抖声音。(贝基叫汪抬头仰面唱“啊”长音,一边唱一边将头放平)这并不难,你要想着喉咙处是向外打开,而不是捏着。(同上58页)

5-6、有两点,可以总结为唱歌的重要方法,一是用打哈欠的感觉去打开喉咙,并找到面罩共鸣的位置焦点,不过要防止打哈欠打的太过头,使声音太靠后了;二是歌唱时嘴形要带微笑状,可也别笑的太咧,那样声音就发扁。(同上116页)

5-7、喉咙打开的方法有两种:一种是作打哈欠状,打哈欠时喉咙打开了,唱高音、低音时全保持打开的状态;二是模仿宽嗓门的人唱歌。(同上57页)

5-8、“哈欠”也是我们在生活当中自然地作出来的动作。如果我们闭口打一个“哈欠”,喉咙里面呈打开状态,软腭也是抬起来的,这种状态是符合科学的发声方法的。这种方法可以使声音垂直、掩盖、通畅,容易调整好气息和位置之间的关系,找到合理的共鸣状态。

我们要用闭口的“哈欠”状态来进行歌唱,并转换任何母音,不能因母音的变化而改变“哈欠”的状态。(金铁林:《民族声乐的学习和训练》)

5-9、“微笑”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动作,歌唱中的微笑和生活中的微笑是一样的。只是要求把这种微笑状态始终贯穿在歌唱的进行当中,保持这种状态,所有的字,在歌唱中的转换都应保持在微笑状态……凡是在歌唱中笑不起来的人,肯定是部分肌肉僵硬所造成的,只要能把笑肌抬起来,就会自然地摆脱僵硬状态。

要达到这种状态,我们不妨可以先闭口进行微笑,它的状态是喉咙打开、腭部抬起来,这种状态就是我们在歌唱中需要的状态。(金铁林:《民族声乐发学习和训练》)

5-10、我个人还有这样的体会:当喉咙完全打开时。在歌唱时会感到头部有一种向前和向上顶的力量,即在某种程度上有梗脖子的感觉。美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舍瑞尔-米尔恩斯在谈到纠正某些歌者在歌唱中头和下巴的状态不够自然时,主张将双手十字交叉,放在头部的后上方在歌唱时轻轻向前搬,而头部又轻轻向后仰,这时头和下巴便处于歌唱时的状态。我在试着这样做时,觉着这个办法很好,它不但可以使头和下巴处于歌唱时的正确姿势,而且也可以体会打开喉咙时的一种使头部向前和向上顶的力量,米尔恩斯称之为提起头的后部。(田玉斌:《谈美声歌唱艺术》)

声乐资料摘抄选编 (9)

5-11、(1)、打哈欠是体会打开喉咙的最简单的途径;(2)、找到胸部的支点有利于打开喉咙;(3)、模仿嗓子宽的歌唱有助于打开喉咙;(4)、不张大嘴唱歌可以迫使喉咙打开;(5)、大笑和哭也有助于打开喉咙;(6)、向后仰头唱可以找到打开喉咙的感觉。以上我介绍的是贝基先生在讲学中经常采用的一些打开喉咙的手段。(同上)

5-12、你有高音,但用捏紧喉咙的方法唱,一旦你年轻时期过去,嗓音会坏的,如果你现在掌握正确的技术,控制肌肉,打开喉咙唱。到50岁或更大岁数,仍能唱得很好。(贝基:《讲学记录》88页)

(编者的话)这个忠告我深有体会。前边说了,我是44岁那年才正式听声乐课,才正式研究歌唱的发声技术和教学方法,我自己按上述的一些方法进行练习,我是真正练了。我国著名的声乐专家王宝璋在《咽音技法与艺术歌唱》一书中说:“对一些呼吸方法正确,有丰富的歌唱经验的演员,在45岁前后进行咽音基本功的训练,从而解决塌中的问题,在以往林俊卿博士教学实践中,证明是成功的。”我恰好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练习的,所以,我的嗓音没有出现塌中,而且越来越好。我今年(2002年)已经67周岁了,仍然从事声乐教学,仍然能唱,一些熟悉我的人说:比年轻时唱的还好。我深深地感到:我所以能有今天,就是因为我自打1979年开始学习到现在,一直在学,一直在练,一直在教,通过学、练、教,掌握了歌唱发声的基本技术要求。所以,嗓音没有衰退。因此,我在这里提醒想学声乐的人,一定要有“唱到老、学到老、练到老”的思想准备。一定不能练练停停,三天打鱼两天晒网。声乐水平也是“逆水行舟、不进则退”。

5-13、早在意大利的“真正美声时代”,唱高音是用喉结向上的办法,这种声音尽管唱得很干净,但音越高声音愈细、愈窄。直到150年前,法国一位叫杜普勒的歌唱家发现,如果将喉结稳定下来,打开喉咙,则高音会变得宽阔宏亮,而且上下声区统一,此后,便肯定了稳定喉结的歌唱方法。(顾雪珍:《歌唱艺术知识》20页)

(编者的话)一般人唱歌,喉结都往上跑,看来没什么奇怪的,你看历史上也有这么一个阶段,认为往上跑是应该的、是对的,恐怕当时的大歌唱家们也是用喉结往上的方法唱的。但是,后来就改了,认为喉结必须放下来的歌唱方法才是好的歌唱方法,喉结往上跑就变成不对的歌唱方法了。历史前进了,观念变了,想学声乐的这么办?还那么唱?人家说不好,不对了,不对就得改,这是人类对声乐艺术认识的进步,因此,今天我们必须研究喉结稳定的问题。下面我摘抄的这些论述都很精辟。希望你能够认真阅读,并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喉结的问题。如果你以前也是用喉结往上跑的方法唱歌,那么,今天你也来个与时俱进,把喉结放下来吧。

5-14、喉头稳定是歌唱的关键,不论唱歌、唱戏、唱民歌,都应当喉头稳定,不可上下乱动、卡紧,下巴不可僵直紧张。说u 时喉头向下移动的位置,就是唱歌的位置。

不论喉头稳定与否,都必须使喉头向下练成自然的下意识的动作。喉头天生稳定的人,大约练一个星期即可使喉头向下移动变成一种自觉的动作。喉头天生挤、卡、紧的人(1)、必须用眼睛看(说 时)喉头是否真的向下移动;(2)、必须用手触摸;(3)、听出喉头向下时所产生的头声区u 音音色的共鸣。眼看、手摸、耳听、反复练习才能解决这个问题。(王福增:,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》

5-15、喉头向下挡气是形成正确歌唱状态的基本的动作。这个动作做对了,才会感到有呼吸支持,如果又与软颚适度抬起形成向上向下的两种拉扯的力量,而舌根又坚定与后咽壁形成共鸣管状的话,则会促成三个咽同时打开,使三个声区贯通起来,形成三个腔体——鼻咽、口咽、喉咽——歌唱的总体共鸣。

打开三腔的关键是喉头向下使咽腔形成u 音共鸣管。具体讲就是软颚抬起,喉头向下,舌根坚定。发声基本功训练的重点就是训练这三者的密切配合与协作:训练这个向后、向下、向上的的力量组合,训练这个咽腔共鸣管的形成与控制。一句话,就是训练喉头向下挡气吐字发音的基本自控动作。而歌唱时,这个动作是要自如地贯彻始终的啊!!(同上)

5-16、要做到使喉结稳定,不上下乱动,是要花费很多时间与精力的,这不是一时能够作到的。

每个人的发声器官不一样,有人练起来容易些,有人则困难些,如果耐心地勤学苦练,一个月练好半个音程,则一两年之内,就能练好所有的音。谁也不是生来就能唱好歌的。这要靠刻苦的训练与学习,必须创造“第二个自然”。

每个人生来都具备唱歌的“能力”,但谁能在两个月之内就成为歌唱家?我自己就学习了八年,开始,我高音是喊叫,喉结往上跑,经过艰苦训练,我做到了能将喉结稳定在下面,不使它往上。练习发声,学习发声技巧,一定不能操之过急。要有耐心、坚持不懈的、循序渐进的练下去,才能有成效。(贝基:《讲学记录》18-19页)

5-17、你得在打开喉咙唱强音的基础上渐弱下去唱轻声,而不是改变声音的位置,挤着喉咙唱轻声。刚才你唱轻声高音时,喉结上去了。这不对。强声的位置在哪儿,轻声也在哪儿。(同上99页)

5-18、如果你的喉头位置对了,打开了,胸腔就有共鸣,也能自然地唱出高音。喉头不稳定,就产生声区不统一的现象,在换声区时,会出现“破音”。

过度音(换声点)是学生害怕的,但如果喉头位置放对了,上下声区全能统一,就不成问题。喉头位置正确摆对,就能将高中低三个声区的声音连在一起,如果你的低音区唱好了,正确了,高音区也应与低音一样。(同上50页)

·
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