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  
上海民歌手勇夺美声金奖 专家指出:不妨模糊美声民族唱法界限
作者:murcn 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  点击数  更新时间:2006/12/4 19:22:45  文章录入:xujingchen  责任编辑:xujingchen



一直攻民族唱法的上海选手陆蓉在日本大阪第6届“长城杯”国际音乐比赛中,从45名各国美声强手中勇夺声乐A组(35岁以下)第一名金奖及一项特别荣誉奖,为上海赢得了今年第一个国际乐坛赛事金奖。昨天,回国不久的陆蓉捧着两座奖杯出现在上海新闻界面前,因“跨行”而夺金的经历,引发了专家关于美声、民族唱法“模糊界限”的议论。   上师大音乐学院女教师陆蓉从教10年,一直在声乐教授石林门下攻民族唱法,只因平时喜欢“玩”几嗓子美声作教学示范参考,而被日本“长城杯”国际音乐比赛评委发掘参赛。一个半月的“转声”期,声乐教授俞子正从技术运用和共鸣、吐字等方面为她进行“改装”,决赛中面对来自意、俄、日、韩、奥等国的竞争者,以一曲卡塔拉尼歌剧《瓦莉》选段“亲爱的,我将去远方”和所有参赛曲目中唯一一首中国歌曲《火把节的火把》震动了评委。   近年北京已冒出从民歌“改行”美声数年后夺得国际大奖的吴碧霞,上海又涌现临时“转型”便夺得高规格比赛金奖的选手,让专家发出了“美声民族唱法本无鸿沟”的感叹。男高音歌唱家周进华认为,国内声乐教育至今还严格区分民族、美声、通俗,但国外并无此类型化定位,对通过技术转换而表现出色的中国民歌手不吝给奖,表明了更为宽广的艺术胸襟。   俞子正教授说,美声与民族唱法尽管技术运用的量不同,气息、发声方法有分别,但在声音审美和艺术感染力的表现上有内在共通性,存在着技术转换的可能性。这就提醒我们的声乐教学没必要沟壑分明、壁垒森严。但专家们也指出,并非所有民歌手都存在转换可能性,盲目模仿并不适宜。   相关链接   “长城杯”国际音乐比赛是日本民间音乐权威组织发起的第二大国际赛事,每年分为声乐、钢琴、弦乐、管乐四大类型比赛,各国初赛报名者达500至600人,声乐比赛则有150人参与初赛,经录音送审遴选出45人进入决赛。历届评委由日、意、德、中等国艺术家组成
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