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  
周广仁劝家长小孩学琴别跟着考级棒走
作者:佚名 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  点击数  更新时间:2007/3/31 21:29:55  文章录入:随风飘荡  责任编辑:admin

3月15 日记者采访了蜚声海内外的钢琴演奏家、我国钢琴教育界的泰斗级人物———“钢琴祖母”周广仁。

周广仁告诉记者:“从1949年到上海音乐学院任教至今,近60年我没离开过钢琴教育。新中国几乎每一个阶段都有我的学生,究竟有多少?连我自己都无法数清。现在我退休了,可对钢琴教育工作一直没放松,目前在全国已有多所以我名字命名的钢琴学校。我像个虔诚的传教士,像个苦行僧,到处讲学,到处演奏,我非常希望中国的音乐中国的钢琴能够走向世界!”周先生认为:“当前钢琴教育最大的难题是师资问题。因为师资薄弱,目前家长投资孩子学琴的回报率并不高。不少家长请钢琴家教是‘盲人摸象’、急于求成。”

记者问:“中国琴童的学习环境是否过于认真、严肃?很多家长是强制孩子学琴,对此您怎么看?”周先生承认:“中国琴童的教育确实古板了些,不利于孩子个性发展。”她说:“不少家长以刘诗昆为例,他3岁学琴,将近10年是在父亲的棍棒下成长的。我认为这是特例,刘诗昆是位音乐天才,他能在棍棒下成长,别人不一定能行。小孩子还是要培养学琴兴趣。”

谈到钢琴考级,周先生说:“说实话,我不知道现在全国有多少部门在进行钢琴考级。中国内地最早的钢琴考级是1990年中国音协推出的十级制,1991年中国音乐学院推出了九级制。后来许多人看中考级中的金钱效应,全国各省市教育部门、文化部门纷纷推出自己的考级标准,于是全国钢琴考级变得失控。有些部门为了提高考级的权威性,将考级与升学率挂钩,此事引起中央领导人过问,现在考级与升学率基本上已脱钩。”周教授建议:“家长不要跟着考级棒走,看到孩子拿到几级证书就沾沾自喜。98%的琴童将来成不了音乐家,他们学钢琴只是一种爱好,家长不一定非要拿出二、三百元钱让他们去考级。如果要考级,孩子最好不要跳级,我看到许多琴童是一、三、五、七级跳着考,有些孩子刚过一级,就忙着考五级,这种辅导方式培养出来的人,往往基础比较薄弱,成不了大器。”
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