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 网站首页 | 乐谱库 | 网友上传 | 音乐知识 | 音乐视频教程 | midi迷笛音乐 | 求谱。留言 | 
          和声技术   作曲编曲   音乐杂谈   音乐知识   电子音乐 
您现在的位置: 枫儿音乐 >> 音乐知识 >> 音乐知识 >> 歌唱技巧 >> 民族唱法 >>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
民歌概述           
民歌概述
作者:佚名 文章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更新时间:2006-4-27 0:02:04


第一节概述

  民歌是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。通过口传心授在群众世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提炼,具有集体创作和不断变异的特点。它源于生活,对人民生活有着广泛深入的作用。它是民族文化的精粹,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、性格、气质、心理素质、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等。民歌的音乐语言简明洗练,音乐形象鲜明生动、短小精干、易于传唱,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色彩。

   一、民歌的起源

  民歌的起源,是世界上民族音乐学家、人类学家极感兴趣的课题,曾经有过多种学说:劳动说、情动说、本性说、神说、情爱说、鸣响说等等。

  中国民族音乐界一般从为:民歌起源于人类的劳动与生活。远古时代,当人类处于原始的渔猎时期,在和大自然搏斗和集体劳动中,发出的呐喊声;劳动之余,愉快地回忆,模仿劳动植景,手舞足蹈地敲击石块、木棒,发出的欢呼声、讴歌声,逐渐形成早期的民歌、鲁迅先生说:“我们的祖先原始人.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,为了共同劳作,必须发表意见,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。假如那时大家拾木头,都觉得吃力了。却想不到发表,其中有一个叫道‘杭育杭育,’那么这就是创作……他当然就是作家,也是文学家,是‘杭育杭育派’。”这些“杭育杭育派”也是最早的民歌作曲家。《淮南子》中道:“今夫举大木者,则呼‘邪许’,后亦应之,此举重劝力之歌也”。这是古代抬木劳动中的劳动号子。《吕氏春秋·古乐》道“昔葛天氏之乐,三人操中尾,投足以歌八闽”,这是远古时期祈求五谷丰登,鸟兽繁殖的原始歌舞。《文心雕龙·章句(刘勰公元?~437年)中记载了古老的《弹歌》:“断竹、续竹、飞上、逐肉”,是先民捕猎生活的写照、《吕氏春秋·音处》(吕不韦公元前300~236年)记载了涂山氏之女派侍女于涂山之阳等候夏禹归来。女歌曰:“侯人兮猗!”被视为“始作南音”,这是先民情感的抒发。在人类生产力不断进化,生产关系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,民歌伴随历史的步伐,反映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、生产劳动、人民的生活风貌和思想感情,民歌这种艺术形式也随之日渐发展完善。

  二、汉族民歌历史发展概况

  在有文字和乐谱之前,人民已创造了民歌。在漫长的历史中,人民的口头歌曲创作虽以诗歌的形式保存了古代民歌的精华。

  《诗经》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,包括“风”、“雅”、“颂”。其中“国风”是当时北方15个地区的民歌,反映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(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)五百余年间复杂的社会生活、阶级关系以及人民的生活情况。其中多数为四言句,如《硕鼠(魏风)“硕鼠硕鼠,无食我黍:三岁贯女,莫我肯顾、逝将去女,适彼乐土。乐上乐土,爱得我所。”这是四言句式,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对剥削者的仇恨以及对“乐土”的向往。“国风”中也有二言至八言的其他句式,也有在句中、句末使用“兮”、“之”、“矣”等语气词的。如《伐檀》(魏风):“ 不嫁不樯,胡取禾三百鹰兮?不狩不错,胡瞻尔庭有悬桓兮?彼君子兮.不素餐兮!” 《幽风·七月》是我国最早的长篇叙事歌,它以时令季节为序,展现了奴隶终年劳累、倍受压榨的痛苦生活。

  《楚辞》是继《诗经》之后.战国时期(公元前4世纪)的著名诗集。其中部分是伟大诗人屈原.宋玉等伤楚国民歌的佳作。如《离骚》、《九歌》、《天问》等;部分是诗人搜集整理的楚地民歌。《九歌》原为楚南部民间祭祀巫舞,屈原加工成乐舞.以钟、鼓、琴、瑟、竿、笙等伴奏。《楚辞》在形式上,较《诗经》更为活泼,由四言句发展为长言句,句式参差不齐,变化不定;文辞较华丽.大胆运用想象、夸张、象征和虚拟等手法,富于浪漫色彩。

  汉魏六朝以乐府民歌闻名。“乐府’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.用来训练乐工.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,其中采集7大量民歌,后来,“乐府”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。今保存的汉乐府民歌的五六十首,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。如《战城南》、《东门行》、《十五从军征》、《限上桑》等,其文体校《诗经》,《楚辞》更为活泼自由,发展了五言体、七言体及长短句等,并多以叙事为主,塑造了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。《孔雀东南飞》(又名《焦仲卿妻》)、《木兰辞》是汉魏以来乐府中叙事民歌的忧秀代表作。汗代盛行的“相和歌”初为一人唱、三人和的“但歌”(即徒歌,无伴奏之歌),中间插有“羊吾夷’、“伊那何”等衬词;后发展为“丝竹更相和、执节者歌”的有伴奏之歌;再后则发展为”相和大油”(是以笙、笛,节、琴、瑟、筝等伴奏的歌舞)。由汉至南北朝,清商乐替代了相和歌在民间歌坛的地位,清商乐主要包含吴歌(江南)和西曲(荆楚)。

   隋唐的民歌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中期政治离乱带给人员的痛苦,其形式有较大发展。从敦煌发掘的“曲子”资料中可知,一些深受群众喜爱的民歌曲调已固定下来,采用新词配旧曲的方式予以传唱,并广泛用于说唱、歌舞中。“曲子”的歌词有三言体、七言体、长短句等,对宋词、元曲的发展有极大影响。从唐代诗人的作品中也可知,唐代民歌已有农村与市镇之别。白居易《江楼偶宴》中的”山歌听竹枝”,刘禹锡《插田歌》中“农妇白苎裙,农夫绿蓑衣,齐唱田中歌……”等应属农民唱的山歌。名目繁多的“竹枝曲”、“踏歌”、“拓技曲”、“纥那曲’、“回纥歌”、“折杨柳’等则已由村野步入市镇茶楼歌谢,成为文人与市民所喜爱的“曲子”。“曲子”开创填词之风,填词之曲被称为词调,而词调音乐则是由民间歌曲演变而来的文人音乐,至宋代以后词惆才因文人学士所好,渐次音乐与文字分家,词成为独立的文学体裁,曲子仍在民间流传。

  宋元时期,阶级矛盾、民族矛盾尖锐激烈,人民生活痛苦不堪。民歌中颇多哀怨、悲愤之情。如《月子弯弯照几州》是南宋建炎年间江南的山歌:“月子弯弯照几州?几家欢乐几家愁?几家夫妻同罗帐?几家飘散在他州?”福示了南宋时期连绵战争带给人民的离乱之苦。《赤日炎炎似火烧》(词见元·施耐庵《水流传》):“赤日炎炎似火烧,田野禾苗半枯焦。农夫失心内如汤煮,公子王孙把扇摇报。”揭示了封建地主经济的根本矛盾,此二首歌词至今仍在民间传唱。继承唐代的“曲子”,宋元市镇生活中小曲流行。

  明清时期,中国封建社会面临瓦解,在激烈的阶级矛盾、民族矛盾下,农民起义频繁。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,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,伴随农民起义和人民革命运动的发展,反帝反封建成为民歌的题材,人民创作了《想闯王》、《洪秀全起义》、《天国起义在金田》、《怀念忠王歌》等歌。这时期的民歌,语言朴素清新,形式自由活泼,在曲体形式、曲调的表现力上更为丰富。

  清代中期以后,资本主义因素萌芽,城市经济发展,许多民歌随破产农民进入城市,适应城市市民生活的需求,小曲(俗曲、即城市小调)发展迅速,其中部分反映了市井和下层人民的生活,如《月儿弯弯照九州》等;部分则因传唱于青楼妓院而沾染了低级庸俗的思想意识,如《十八摸》、《打牙牌》之流的糟粕。清代小曲中的《鲜花调》、《剪靛花》、《银绞丝》等至今流传全国各地,变体甚多。

   中国共产党成立,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,民歌成为革命人民的思想武器,大量革命歌曲唱出了人民对党、领袖和新社会的热爱。如《东方红》、《绣金匾》、《咱们的领袖毛泽东》、《秋收起义》……新民歌的艺术形式,在旧民歌基础上有所变化,发展了新的音乐语言和新的时代音调,是中国民歌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,展示了新的精神风貌。

   中国民歌源远流长,历经数千年沧桑,民歌随历史年轮不断发展演变。一般称反映旧时代人民生活的民歌是传统民歌,反映革命生活的民歌是革命民歌,反映建国后人民新生活的民歌是新民歌。它们的内容、形式都是一脉相承的,但又在不断的演变。历史之河不断,民歌也将随之不断的发展演变。

  三、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

  无论在有文字或无文字的民族中,作为一种即兴的口头艺术,民歌直接表达人民的心声,反映人民的生活。

  民歌伴随着人的一生:婴儿处在襁褓之中,母亲为他唱“催眠曲”、“摇篮曲”;当孩子牙牙学语时就学唱各种童谣,之后是各种幼儿游戏歌、动物歌,如“数蛤蟆”、“数乖乖”、“猜调”……儿童从中获得最初的知识;少年时期,开始参与劳动,唱起“放牛歌”、“割草歌”、“盘歌”……;青年时期,复杂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,开拓了更为广阔的歌唱领域:劳动、爱情、历史故事、民间传说……。在各族人民传统的习俗活动中更离不开民歌,婚嫁活动中有各种婚嫁歌,如四川的“坐歌堂”、湖南的“伴嫁歌”、广西的“婚礼歌”等;亲人逝世后,亲朋后辈唱起了“丧歌”、“孝歌”。各民族节庆时,更形成歌舞的高潮,壮族的“歌墟”、苗族的“游方”、侗族的“坐妹”、回族的“花儿会”、彝族的“火把节”、蒙族的“敖包会”等都是各族人民的歌唱节日。

  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,劳动人民就处于社会最低层,他们终日劳累,创造了社会财富和灿烂的文化,却过着牛马般的生活,政治上没有发言权,只有通过民歌唱出心中的不平,表达对剥削者、统治者的反抗、愤懑。各地流传的“长工苦”、“揽工调”、“脚夫调”等都是对封建地主的血泪控诉,有的民歌则采取讽刺漫骂或作委婉曲折的影射。统治者由怕生恨,视民歌为洪水猛兽加以严禁,然而人民的口是封不住的,正如广西壮族民歌的“好笑多好笑多,好笑老爷禁山歌;锣鼓越敲声越响,山歌越禁歌越多。”宁夏民歌唱道:“任凭你有遮天手,难封世上唱歌口。唱得海枯石头烂,唱得黄河水倒流。”

  在艰难的生活中,民歌唱出生活种种不幸遭遇:繁重的劳动、穷困的生活、不幸的婚姻、家庭的离散……也唱出人民对爱情、幸福的向往与追求。人民以歌声抒发感情,减轻心中的忧愁。正如四川巫山县一首山歌所唱:“想唱歌来想唱歌,人人说我是穷快乐。早上唱歌当不到饭,夜晚唱歌当不到油,唱个山歌解忧愁。”

   当今在中国被称为“半边天”的妇女,在旧社会,却处于封建的政权、神权、族权和夫权的四重压迫之下。宁夏的《媳妇受折磨》、四川的《妇女苦情多》、《苦麻苦菜苦茵茵》等都是妇女在重压下的痛苦呻吟。

   可以说,哪里有人民、有生活,哪里就有民歌。民歌是人民生活的镜子,是人民的喉舌,是人民的忠实伴侣。

  四、民歌的价值

  (一)民歌具有人文研究价值

  民歌是民族音乐的重要体裁之一,它直接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、社会、劳动、风土人情、爱情婚姻、日常生活;是人民生活的亲切伴侣,劳动中的助手,社会斗争中的武器,交流情感、传播知识、娱乐消遣的工具。也是认识一个民族的历史、社会、民风民俗的宝贵资料,具有人文研究价值。

  (二)民歌是民族音乐基础

  在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上,传统音乐的五大类是互相影响、互相丰富的。其中民歌最早形成,在其他传统音乐体裁的形成和发展上,民歌起着积极作用,许多歌舞、曲艺、戏曲和民族器乐的品种是直接或间接在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。如各地的“花灯”歌舞、“花灯戏”、“花鼓戏”;牌子曲类、琴书类、杂曲类中的大部分品种;“河北吹歌”等乐种以及许多民族器乐曲牌,如《梳妆台》、《剪剪花》等均由民间歌曲发展移植或改编而来。民歌对文人音乐、宫廷音乐、宗教音乐也有积极影响。

  (三)民歌对专业音乐的影响

  历史上,民歌曾哺育过文人、音乐家和职业艺人,今天仍是作曲家不可缺少的养料。“五四”以来优秀音乐家的许多经典作品都曾从民歌中吸取了营养;聂耳的《塞外村女》、《码头工人歌》、《大路歌》,冼星海《黄河大合唱》中的《黄河船夫曲》、《河边对口曲》、《黄水谣》等。中国的具有民族风格的歌剧更和民歌有不解之缘:白毛女的主题取材自河北民歌《小白菜》、《青阳传》、山西民歌《捡麦根》;《洪湖赤卫队》采用了湖北省洪湖地区的民歌《襄河谣》等。电影音乐作曲家雷振邦的《冰山上来客》成功地运用了塔吉克族民族《古丽别塔》,《五朵金花》成功地运用了云南民歌……

  五、民歌的艺术特点

  (一)诗与乐的高度结合

  从诗的角度看,民歌具有紧贴人民生活、主题明确、形象鲜明、感情真挚的特点。民歌的歌词篇幅短小、通俗易懂,属歌谣体;一般句式整齐、押韵、平仄不严;以七字句为多,兼有其他句式,在结构上以两句体、四句体为多。民歌的作者在短短数句歌词中运用比喻、比兴、对比、夸张、叙事等手法,使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突出的体现。如用“苦麻菜”比喻远嫁少女之苦命,用“小白菜地里黄”比喻没娘的孩子,在《农夫怨》、《长工调》等歌中运用了贫富的对比……《槐花几时开》短短四句就做到情景交融、人物性格鲜明、感情细腻地表现了爱情主题。

  (二)长于抒发人的内心世界

  民歌运用短小的结构,凝练的音乐语言,极为经济的音乐素材来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。绥远民歌《城墙上跑马》深刻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;《走西口》表达了离乡背井、生离死别的亲人间的凄婉、依恋之情;《牧歌》短短两句就勾勒出了一幅清新、辽阔、宽广的草原景象。

  (三) 具有口头性、集体性、即兴性和变异性

  民歌是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。在世代相传中,不同时期(或时间)、不同地区的不同歌唱者,常按个人需要,将某首现成民歌作为蓝本,进行即兴编词,见啥唱啥,想啥唱啥,这就是民歌创作和歌唱中的即兴性。在即兴编词的同时,民歌的曲调必然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,因此出现了一首民歌有许多变体的现象,如《孟姜女》、《鲜花调》、《剪靛花》等的变体遍布大江南北,也出现了某一地区拥有几个典型曲调和特性音调的现象。

  六、民歌的分类

  中国民歌浩如烟海,根据不同需要,有按内容、历史时期、民族、地区、体裁、风格色彩等多种不同的分类法。为便于认识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、民歌的社会功用以及民歌的音乐表现方法、特点等,本处将按体裁分类法讲授。


文章录入:xujingchen    责任编辑:xujingchen 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【字体: 】【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     
    专 题 栏 目
     乐谱悬红
     流行歌曲钢琴谱集锦
     流行歌曲吉他谱吉它谱六线谱
     流行歌曲乐谱
     红歌乐谱专集
    最新音乐知识推荐
    热门音乐知识
    最新视频教程软件下载推荐
    热门视频教程软件下载推荐
    网友评论:(只显示最新10条。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
    最新热门 最新推荐  相关文章
    没有相关文章